2019级田径选项课程标准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与健康——田径》
2019级
课
程
标
准
编制部门: 体育部
主 编: 刁志勇
时 间:2019年8月
《体育与健康——田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体育与健康——田径
总学时数:56学时
学 分 数:4学分
开课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一、课程性质
田径选项课程是我院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以田径运动跑、跳、投等身体练习为主要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升职业体能和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
体育与健康——田径选项课程标准是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总标准基础上,根据田径项目的运动特点,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经过调查、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
本课程是基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而进行的整体开发设计,注重田径的实践参与和体验。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力求体现出知识性、趣味性、健身性、实践性和职业性。通过田径运动实践感觉健美文化、体验田径运动的魅力,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课程基本目标
在基础引导课的基础上全新认识田径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掌握田径运动知识和规则,能够欣赏并能参与田径比赛,着重提高学生田径的终身体育意识,增强职业保健意识。
1、运动参与目标:能主动参加田径课程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习惯,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了解田径的文化内涵,学习和体验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精神,熟悉基本的田径竞赛规则,提高观赏,评价田径比赛的能力。
2、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练习方法,掌握基本田径锻炼方法,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田径运动能力,能将田径作为长期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3、身体健康目标:全面发展力量,协调、灵敏,柔韧等专项身体素质,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未来胜任职岗位的体能需求打下基础;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勤学苦练的优良学风,以及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增强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5、社会适应目标: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和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拼搏、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未来胜任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四、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大学体育与健康基础引导课程。
五、内容标准
(一)理论部分
1、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2、场地、器材简单知识
(二)实践部分
1、跳远(挺身式)
(1)速度和弹跳力练习
(2)挺身式或走步式跳远专门练习
(3)短距离助跑和踏跳练习
(4)中距离助跑和踏跳练习
(5)腾空步练习
(6)短距离助跳远全程练习
(7)长距离助跳远全程练习
(8)全程练习
2、铅球
(1)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
(2)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徒手动作练习
(3)持球、预摆、滑步、落地、蹬转、送髋及出手技术
(4)投掷铅球的专门练习
(5)原地正面推铅球技术
(6)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7)滑步节奏及出手角度的练习
(8)巩固完整背向推铅球技术
3、运动员肌肉损伤的预防和现场处理
(三)身体素质:
1、一般性身体素质:50米跑、100米跑、800米跑、1000米跑、1500米跑、跳绳、跳台阶、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柔韧练习等;
2、专项身体素质锻炼:800米和1000米匀速和变速跑、柔韧与协调性、30~50米加速跑、80米行进间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推举杠铃、俯卧撑、仰卧举腿、两头起、背屈伸等。
(四)WKB团队拓展练习:信任背摔;穿越电网。
六、教学学时分配
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类别 | 项 目 | 学 期 |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
基础 理论 | 1、田径运动各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 2、场地、器材简单知识 | 4 | 4 |
基 本 技 术 | 跳远:(1)速度和弹跳力练习 (2)挺身式或走步式跳远专门练习 身体素质:800米 | 2 | 2 |
(3)短距离助跑和踏跳练习 (4)中距离助跑和踏跳练习 身体素质:800米 | 2 | 2 | |
(5)腾空步练习 (6)短距离助跳远全程练习 身体素质:1000米 | 2 | 2 | |
(7)长距离助跳远全程练习 (8)全程练习 身体素质:后退跑 | 2 | 2 | |
铅球:(1)原地侧向推铅球技术 (2)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徒手动作练习 身体素质:800米 | 2 | 2 | |
(3)持球、预摆、滑步、落地、蹬转、送髋及出手技术 (4)投掷铅球的专门练习 身体素质:800米跑 | 2 | 2 | |
(5)原地正面推铅球技术 (6)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身体素质:1000米跑 | 2 | 2 | |
(7)滑步节奏及出手角度的练习 (8)巩固完整背向推铅球技术 身体素质:50米蛙跳 | 2 | 2 | |
运动员肌肉损伤的预防和现场处理 | 2 | 2 | |
WKB 拓展练习 | 信任背摔;穿越电网 | 2 | 2 |
考试 | 2 | 2 | |
机动 | 2 | 2 | |
总教时数 | 56 | 28 | 28 |
学分 | 4 | 2 | 2 |
七、实施建议
(一)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二年级以专项选项班为单位,开设健美塑身选项课。主要以提高运动能力、完成由体育兴趣向志趣的转变、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和培养健身习惯为主,以健美塑身项目技能练习的提高与巩固、教学比赛和娱乐健身方法为主要手段,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建议
1、理论课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用于全校学生各年级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用在理论课时,如足球、篮球、健美、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部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解决体育教学追求直观、生动、标准化的教学难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体验,从而达到直观、快速、标准、深刻的教学效果,进一步为学生建立运动技能标准化、规范化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与健身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主健身能力。
【专题讲座式教法】该方法对学生集中关注的新知识,新内容,采用大课堂进行专题讲座,向学生传授健身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养成健身习惯的良好效果。
【座谈互动式教学法】该方法面对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每名教师每学期确定1-2个时间段在运动场或学生宿舍,甚至是郊外进行师生座谈交流,教师依据学生的提问解答一些有关体育健身的问题,传授一些健身知识,达到良好的互动效应。
【自主作业法】该方法面对所有必修课、选修课学生。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每学期1次向学生提出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题,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定的教材、参考书和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个人的健身锻炼实践采用书面作业的形式解答有关的问题,使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有效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克服常规考试学生死记硬背、心理紧张的问题,进一步体现人性化教学效果。
2、实践课教学手段与方法
【分级式教学与考试方法】该方法面对基础体育课与必修选项课学生。依据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内容,教师按学生身体条件和运动水平进行教学。
【个性化教学与考试方法】该方法面对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在学生群体中,针对个体差异制定学习计划与目标,实施个性化教学。主要是采用常规的和特殊的教学方法在课内外进行个性化辅导与教学,考试依据个体的进步幅度,进行个性化考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个体学习进步与身心健康。
【视频图像模拟法】该方法面对各运动队和部分必修选项课学生。院运动队和各选修课采用优秀运动员和教师示范,录像和图片展示,向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分解与整合,让学生反复模拟,达到掌握运动技能的目的。
【个性辅导法】在课堂教学、体育俱乐部、单项体育社团、单项体育协会活动中,教师依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水平层次进行重点辅导,促进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运动健身技能的提高。
【学生互导法】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健身技能,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十分钟理论教学法】在每节实践课中,穿插安排十分钟时间,教师根据班级、项目特点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辅导,用来加强学生体育健身理论知识。
3、教学资源的利用
①使用教材
《现代大学体育选项教程》,主编:赵永林,人民体育出版社,2017年版。
②参考教材
《大学体育实践教程》,主编:张凤仙、彭晶,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③专业期刊
《田径》,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各《体育学院》学报。
④专业网站
《校体育部网》《新浪》《搜狐》《腾迅》等各大综合网站体育版面。
⑤多媒体资源
《校网络教学平台(足球在线开放课程)》。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助手》
《校体育部网》。
《新浪》《搜狐》《腾迅》等各大综合网站体育版面。
八、教学评价建议
1、考核性质
每学期进行分项综合测评,本课程考核性质为考查。
2、期未考核评价及方式
学 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运动参与 | 10% | 10% |
早操\课外活动 | 10% | 10% |
基础知识 | 10% | 10% |
运动技能 | 30% | 30% |
体质健康 | 30% | |
身体素质 | 30% | |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 10% | 10% |
3、教学过程评价
①基础知识的测试主要采用综合作业或提问、口试等形式,每学期进行一次。
②技、战术及素质测试实行同一项目统一标准。
③学生每项考试一次,无补考或缓考,当学期不及格需在下学期补考。
④学生成绩累计60分或合格便为及格,但必须参加所有内容的考核。
⑤按照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环节不得申请免修”。
⑥学生必须按时上课,方准参加课程考核。若未经请假,擅自旷课者,按学校相关制度执行。凡未在网上选课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学习与考核。
⑦重修课程取得的成绩,可替换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
⑧考试的组织与管理由体育部负责实施。
⑨未尽事宜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籍管理规定决定为准。
4、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大学生技、战术和理论知识进行评价的同时,把学生良好的参与意识、良好的学习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学生的进步幅度、考勤等纳入评价内容,并成为教学效果的组成部分。根据评分标准计算学期体育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89分—80分为良好,79分—70分为中,69—60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根据各专项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对技战术、专项素质和基础知识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表现除考勤外,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
【运动参与】指学生爱好运动,能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该项分值将依据学生体育课的出勤率,活动表现以及各级运动训练竞赛成绩评定。
【早操/课外活动】该项分值依据学生的学期出勤次数确定。
【体育基础知识】指学生基本掌握或比较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知识、方法。
【运动技能】基本掌握或比较熟练掌握健身运动技术与战术,测试单项或专项运动技战术。
【体质健康】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评定。每学年第一、三学期测试。
【身体素质】指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能力,使身体更强健,为职业岗位体能的贮备打下基础。分别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评定。项目分为五类: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依据不同专业群职业体能要求,从五类素质中对应选择测试。
【心理健康】指学生能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克服各种困难。
【社会适应】指学生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中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体育竞赛和相关的组织、裁判等体育社会活动者均可得分。
九、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1、针对课程的改革和项目增设,专业师资的紧缺情况,外引内培,安排综合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外出进修培训和内部培训。
2、加强专业人才和优秀专业教师的引进。
3、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及学术活动,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利用教法研究时间广泛交流经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
4、要求有条件的中青年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使用计算机建立个人教学档案,书写教案,评选优秀教案择优上网。
编制人:刁志勇
编制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
编制日期:2020年8月
审核人: 卢长彬
教学单位负责人:徐明胜
202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