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与康复(选修)课程标准

发表日期:2021-10-19 有 3969 位读者读过此文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体育保健与康复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与康复

总学时数:30学时

学 分 数:2学分

开课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目标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是针对我院全体学生开设的一门专门性体育课程。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人才的重要教育。康复保健课让学生了解体育保健康复的基本知识和实际运用方法,从而达到祛病、健身,恢复机体的功能,使学生在身心两健之后投入正常的体育活动。

(二)目标定位

1.培养学生参与适宜运动的主动性,基本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态,编制可行的个人康复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基本掌握二项以上的简易的健身运动,能科学地采用康复措施和保健性的体育疗法,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定期参与户外活动。

3.根据自身运动条件,综合发展与自身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重点提高符合自己身体许可条件的运动能力,熟练掌握具有解决自我病症优势的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自身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充分了解自身病症的机理和先进的医疗措施,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的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树立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5.表现良好的体育社会道德和健康道德,能将自己的康复保健体会与经验教训交流于同类者,共同受益,相互鼓励,立足社会。

二、教材选编原则

1、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理论与实践教材都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
、根据大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他们生理、心理特点和智力优势,特别是特殊身体状况的学生。

3、根据地域特色和我校场地器材设施情况,统筹安排发展学生形体及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最有效教材。
    4
、充分反映和体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充分考虑到体育运动项目的实际操作性和衔接性。

三、教学内容标准

()理论部分

1.体育保健与康复概述:主要介绍保健与康复、特点、作用及内容和方法。

2.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知识,介绍运动生理、解剖、生化的基本知识。

3.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处方:主要介绍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等。

()实践部分

1.身体成分测试:了解评价自身的机能与生理状况等状况

2.运动处方制定:通过实践了解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3.球类康复练习方法:介绍特殊人群(疾病和残障)锻炼的安全原则及练习方法

4.传统养生练习方法:介绍我国传统养生练习的方法

四、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课时与学分分配表


项      目


课时分配

体育保健与康复概述

2

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知识

4

体育保健与康复运动处方

2

体育保健与康复测定评价

2

身体成分测试

2

运动处方制定

4

球类康复练习方法

6

传统养生练习方法

4

考试


2

机动


2

总教时数


30

学分


2


五、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二)标准

1、运动参与

 指学生爱好运动,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该项分值将依据学生体育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确定。

分值

项目

15---13

12--9

8--6

0--5

出勤

15

全勤

迟到、早退、请假或见习累计在2次以下,无旷课记录。

迟到、早退、请假或见习累计在2次以下,旷课不超过1次课

经常迟到、早退、请假或见习;旷课次数在5次以下。

上课表现15

遵守课堂常规,练习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较遵守体育课堂常规;练习较积极主动

基本遵守体育课堂常规,练习基本积极主动。

不遵守体育课堂常规,练习不主动。

2、运动技能

 指学生基本掌握或比较熟练掌握健身运动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测试单项或专项运动技战术。

体育保健与康复  课程考核内容与标准

1、考核项目名称:身体测定与评价、球类康复练习方法、运动处方制定、传统养生练习方法。   

2、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身体条件制定。

3、评分标准:考核学生对理论与实践部分的掌握熟悉情况。

3、体育基础知识。

 你认为通过大学体育康复课对你毕业以后从事工作、生活和社交的影响?

  1. 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本课程以过程评价为主,侧重于定性评价。对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分标准计算学期成绩。90分及以上为优秀,89分—80分为良好,79分—70分为中等,6960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5、心理健康

 指学生能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克服各种困难。

6、社会适应

 指学生在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中能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和合作精神,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六、课外学习要求

1、要求:要求康复保健专项课学生在课余积极复习上课所学知识并深入实践中,在充分认识自身身体状况的基础上积极提升体育锻炼意识,加强同学交流,注重心理健康,把课余体育学习当做专项课的延续和拓展。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学参考书:《体育保健与康复》。主编:张瑞林

八、实施教学大纲的要求及说明

1、树立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这一过程的学习内容、锻炼方法、组织形式始终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紧紧结合。

2、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力求教学过程的新颖性,多样性,注重实效。

3、教学过程中,要反映本项目内容的新发展,新趋势,并且注重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原则和每个学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并使之有机结合。体现以人为本,有利于学生所学、所用、所练。

4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将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运动技能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品质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适应,做到“两个结合一个适应”,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材服务,

九、教学方法建议

 (1)多媒体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解决足球裁判教学追求直观、生动、标准化的教学难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体验,从而达到直观、快速、标准、深刻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建立裁判手势、旗示与哨音标准化、规范化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主矫正的能力。

2)学生互导法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自主作业法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每次课中向学生提出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试题,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定的教材、参考书和通过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采用书面作业结合口头回答的形式解答有关的问题,使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知识,有效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十、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课程主讲教师:要求具备高校教师资格,体育专业毕业,职称为讲师或讲师以上。

 教学团队要求:要求主讲教师拥有深厚的体育保健与康复理论功底,对教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和疑问都能解释透彻;具备一定的运动处方制定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能力;应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团队意识。


编制人:刁志勇

编制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修订日期:2018616

审核人:徐明胜

教学单位负责人:赵永林


4




校址:江苏省扬州市华扬西路199号扬子津科教园  Tel:0514-87433007 Fax:0514-87433107 苏ICP备16057903号 版权所有: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